正顎手術後的口腔清潔

正顎手術後的口腔清潔:手術後 24 小時可用小頭牙刷與牙間刷輕輕刷牙,清潔時勿碰觸到傷口周圍,以免傷口出血;不一定要使用牙膏清潔口內,可用牙刷沾溫開水、不含酒精之抗菌漱口水或生理食鹽水進行刷牙,重要的是刷牙的動作要確實且輕柔,約 100 ∼ 150g 的力道。

口腔手術包括牙齒的拔除、囊腫的清除、正顎手術、唾液腺結石取出、顏面復位固定術、顏面感染之排膿、良性與惡性腫瘤等的切除,所造成的傷口種類不同,範圍大小不一,因此清潔方式會有所不同。手術後清潔口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清除口腔中的血跡、分泌物、牙菌斑等容易滋生細菌的物質及維持口腔清潔與增進舒適。

那口腔清潔包含哪些範圍呢?
包括有:
口腔內黏膜
上顎
下顎
牙縫

齒咀嚼面
牙齒
牙齦交界處
舌頭
說明:需要避開傷口區域。

正顎手術心得

正顎手術心得

在舊的醫療觀念裡,常以為顏顎面異常的問題只要做了牙齒矯正,就會讓臉型變美、發音正確、咬字清楚,所有問題都能解決?其實不然!謝明吉院長表示,正顎手術以「臉型設計」為最高指導方針,而不是根據醫生所喜歡或擅長哪種手術作為判斷標準。一個全方位的正顎手術,常合併下巴整形術、3D臉形植入物雕琢手術、削骨手術、人工植牙等專業技術,且唯有擁有一個精實完整的顎顏面整形團隊,靠著專業人員的同心協力,才能讓每個手術成果及醫療服務品質維持在國際水準之上。

把骨頭切開的做法稱做「切骨手術」(odteotomy),如果同時對上、下顎施行這項手術,則稱做「雙顎切骨手術」(bi-maxillary osteotomy)。傳統上切開骨頭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電鑽、電牙鑽以及手工骨鑿。近來,一種以超音波切開骨頭的機器已經開始大量地被採用。

在手術中,顎部會被用不鏽鋼線綁起來,這項技術被稱做「顎間固定法」(inter-maxillary fixation),這是為了確保切開後的骨頭能夠精確的重組;大部分的病例中,患者在清醒之前鋼線就會被鬆開,但如果外科醫生對其固定的情形不滿意,可能會決定保持顎部被綁緊的狀態。有種相當新的改變是使用新型的骨板,與過去的病例相較,這可將術後需要用鋼線綁住顎部的狀態縮短數周的時間。雖然有的外科醫生為了確保骨頭能夠適當的癒合,還是比較偏好使用鋼線綁住顎部的方法,不過這在從事正顎手術的外科醫生中,已經是屬於少數的了。

為了追求醫療上零失誤的精準性與患者的高度安全性,醫療團隊在3D列印技術發展初期便積極投入鑽研,從尋找國外3D列印廠商,到親自培養國內3D列印廠商朝向醫療專業領域發展。迄今,更領先全球,率先研發出可為患者量身訂製的個人專屬3D導板(Cutting Guide),劃時代技術「3D列印導航正顎削骨手術」能大幅縮短手術時間、恢復時間及風險、提升手術精準度與患者安全性。

正顎手術獲高度關注謝明吉醫師:台灣3D列印技術日趨純熟

臺灣醫療技術在國際間早已享有盛名,近年又以正顎手術得到全球市場關注,其中嚴格及完整醫學教育訓練,造就臺灣高水準醫生團隊,並且將3D列印技術純熟應用在顱顏重建上,將臺灣正顎削骨手術受到全球關注,謝明吉醫生為其中代表之一。謝醫師近日因發表3D列印技術成功治療下三白眼型,受到國內外患者關注。 繼續閱讀